粘好就能摧毁虎式!这款应急反坦克武器为何只生产250万个?
1、但是在投掷的过程中,粘合剂很容易黏上使用者的制服,而且投掷距离也很短,如果存放过长,硝化甘油开始变质而变得不稳定,但是74号反坦克手榴弹最为一款应急产品依然从1940年生产到1943年,一共生产了250万个74号反坦克手榴弹。其被广泛使用在北非,意大利战场,也被大量提供给法国的自由法国抵抗军,甚至在新几内亚战役当中澳大利亚陆军也有使用。
2、除了射程短之外,巴祖卡火箭炮的穿甲厚度只有75mm,打日寇的九七式坦克比较轻松,但面对德军的虎式坦克打起来就比较费劲了。更多时候,巴祖卡射手只能绕道重型坦克的侧后方攻击,在寻找最佳射击位置的过程中,巴祖卡射手很有可能被消灭。
3、战术与成本劣势:数量压制下的风险尽管虎式坦克单次交锋中占据火力优势,但其生产工时高达30万小时,而T-34仅需8000工时。这意味着苏联可生产十几辆T-34对抗一辆虎式,形成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二战法兰西战役双方兵力如何,双方武器是怎样的配置?
二战法兰西战役双方兵力及武器配置如下:德国方面: 兵力:集中了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这些师被分为B、A、C三个集团军群。 武器配置:拥有2580辆坦克,3824架飞机,以及7378门75毫米火炮。其中,克莱斯特将军的坦克集群共拥有1250辆坦克,在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迅速击败了波兰。随后,德国将注意力转向了法国,发起了法兰西战役。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前,法国军队曾进行过坚决的抵抗,但最终战役以法国的失败告终。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场战役中德法双方的兵力部署和武器配置。
迂回马奇诺防线,实施主要突击,前出至拉芒什沿岸,将盟军基本兵力逼向海边,并与B集团军群共同将其歼灭。克莱斯特将军的坦克集群(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霍特的15装甲军—542辆坦克,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共1250辆坦克)起了主要作用。
法兰西战役双方兵力对比如下:德军方面: 总兵力:集结了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坦克师和7个摩托化师。 坦克数量:2580辆。 飞机数量:3824架。 火炮数量:7378门75毫米火炮。 集团军群划分:“A”集团军群45个师,“B”集团军群29个师,“C”集团军群19个师,另有40多个师作为预备队。
第3集团军群则沿莱茵河和边境进行防御,预备队有17个师,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将军直接指挥6个师。盟军方面,包括比军和荷军,东北战线地带内共部署了147个师,其中包括23个坦克、机械化和摩托化师,装备有约3100辆坦克、14500门火炮和3800架作战飞机。双方在法兰西战役中的兵力对比可见一斑。
谁能告诉我二战德军缴获了多少法军的大炮,有哪些型号,都用到什么地方去...
德国获得法国的战利品包括2千辆坦克、5千挺大炮、30万把步枪、4百万发弹药及大批给法军保暖用的羊毛内衣,此外还有工厂、港口。
战地日记:1944年6月5日 晚9点 阿姆斯特丹号战舰 明天早晨,我们将要在一个称为奥克角的地方登陆诺曼底海岸,前去摧毁6座155毫米口径的大 炮,这些炮是德军从法国人那里缴获的,可攻击到奥马哈和犹他海岸,从而会影响到整个诺曼底登陆战役。
苏军305毫米海军海岸炮,这里是高尔基要塞,结果被德军一点点剥去装甲层。他被击毁了 6月7日清晨拂晓,在前线指挥部的曼施坦因目睹了恶战的开幕。参加进攻的不止有炮兵和步兵,还有德国人的轰炸机群。北部的马克西姆-高尔基要塞被首先成为行动目标,它的炮火射程有44千米,普通的德军火炮根本奈何不了它。
解析二战珍贵老照片,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丢弃了无数的武器装备
1、这张照片拍摄于1940年5月31日,在多佛,一队英军士兵从战舰上登岸,可以看到,这些人的身上大都没有携带武器,这是因为,他们在不久前的撤退中,几乎将任何能影响他们逃向敦刻尔克的「 ”负担”丢掉。
2、据资料揭露,当时在敦刻尔克,英法联军足足留下了几千辆卡车、摩托车和装甲车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包括880门野战火炮,500多门高射炮以及850门反坦克炮,700多辆坦克和1万挺机枪,以及无数的子弹和炸弹。
3、背景: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遭受了德国法西斯机械化部队的猛烈攻击,导致40多万部队被围困。行动代号:为了救援这些被困士兵,紧急制定了撤退计划,代号为“发动机行动”。撤退过程:英国海军部征用了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的全部船只,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敦刻尔克。
4、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3万辆汽车、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世界最简陋的枪斯登冲锋的来源和历史背景介绍
1、研制背景:战争需求下的紧急应对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陆军损失了大量武器装备,轻武器库存严重不足。当时英军主要依赖的美国汤姆逊冲锋枪存在两大缺陷:一是结构复杂,包含超过100个零件,生产需精密机床;二是造价高昂(约50美元/支),且美国产能有限,无法满足英军对冲锋枪的迫切需求。
2、简陋中的卓越:英国斯登冲锋枪的历史与传奇 在二战的烽火中,诞生了一款凭借其简约设计和卓越性能在困难时期崭露头角的武器——英国斯登冲锋枪。这款枪械的诞生,源自于敦刻尔克撤退后的紧急需求,英国军队在损失大量装备后,急需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生产的轻型武器来应对德军的威胁。
3、英国斯登冲锋枪斯登冲锋枪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很多制作及配备的9毫米口径冲锋枪,英军一向选用至20世纪60年代。该枪是一种低成本、易于出产的兵器,仅20世纪40年代就制作了400万支以以上研发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还没有制式冲锋枪,只能配备从美国援助的汤普森冲锋枪。
4、斯登冲锋枪是英国在二战时期大量制造及装备的9×19毫米冲锋枪,英军一直采用至20世纪60年代。这种冲锋枪外观粗糙,而且它的英文名称“STENs”(复数形式)和英文的“恶臭”(Stench)发音相似,使它获得了“臭气枪”的绰号。
5、研制背景:斯登冲锋枪是二战时英国于1941年初在缴获的德国MP-40型冲锋枪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式冲锋枪。特点:具有结构简单、能够大规模快速生产以及价格低廉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斯登冲锋枪在二战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进入中国的时间:到1943年,斯登冲锋枪进入中国,主要装备于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
6、斯登冲锋枪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备最多的武器之一,其特点是制造成本低,易于大量生产。研发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军没有制式冲锋枪,因此只能从美国购买汤普森冲锋枪。
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传统上使用荷兰语的西弗兰德方言。敦刻尔克以二战中1940年发生在这里的敦刻尔克战役和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 扩展资料 敦刻尔克是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边境接壤的港口城市,背倚法国以及欧洲大型钢铁、能源、造船、纺织等产业,历来就是一个综合性大港。
敦刻尔克位于**法国**,是法国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敦刻尔克(Dunkerque/Dunkirk)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背景的城市。它的名字来源于荷兰语“沙丘上的教堂”,反映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渊源。这座城市传统上使用荷兰语的西弗兰德方言,显示了其与荷兰文化的深厚联系。
敦刻尔克战役开始于1940年5月27日左右。以下是关于敦刻尔克战役开始的详细情况:背景:1940年5月10日,德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以强大的装甲部队为主攻方向,迅速进攻比利时、荷兰、法国等西欧国家。
敦刻尔克是法国东北部与比利时边境接壤的港口城市,人口7,1000(1990年)。敦刻尔克是排在勒阿弗尔和马赛之后法国的第三大港口。它也是一个工业城市,主要行业包括钢铁,食品加工,炼油,造船和化工。1662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以四十万镑的价格将敦刻尔克卖给法国。

敦刻尔克简介 敦刻尔克是法国北部靠近英吉利海峡的一座港口城市,其在二战期间因“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 敦刻尔克位于法国北部,与英国的多佛镇港口直线距离仅有75公里。这一地理位置使得敦刻尔克成为英法联军在二战初期从欧洲大陆撤退至英国的重要通道。

